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建筑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企业精神和理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课题,也是一项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现代比较管理学认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塑造员工行为和企业发展的规范和理念,即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企业软实力中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石。
1、外围层的企业文化,也称物质层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的是那些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文化形象,是企业文化升华发展形成更高层企业文化的基础。如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收入、社会责任、形象标识、员工的统一服装、口号、标语、企业的装饰和面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技术工艺设备特性和企业歌曲、企业奖牌、纪念品等,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施工企业通过建设一批精品工程、获得一批奖牌奖章、创造一批工法工艺,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出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使企业文化植根于一片肥沃丰厚的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更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2、中间层的企业文化,也称制度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习惯、组织机构及内外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实践角度看,企业在经营生产中通过摸索总结出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推广和传播,从而倡导和要求企业员工自觉遵守。企业文化单纯地作为“文化”,需要较长时间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而作为“规章制度”,则会大大加速企业文化的认同过程。当企业倡导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员工在认同过程中,如果超越了企业制度中约定的条款,便会催生新制度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了企业文化。公司在项目施工管理中,除了遵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外,对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以及人事、物资、财务等管理精雕细琢,出台了各种适合公司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运行中全体员工须遵守的行动指南。具代表的就是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范本》几经修改完善,内容翔实,有前瞻性,操作性强,这些都为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核心层的企业文化,即精神层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员工理念的深层,是渗透于企业职工共同信守的意识形态,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思想及精神风貌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企业员工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和业绩。企业文化赋予企业和员工以理想憧憬和思想素养,给日常工作以高远意义,是激发创造力的源头和动力。像中铁一局“诚信创新,的企业精神、“精细效率、唯实唯美”的企业作风和“追求优越是我们的人生品格”的企业价值观以及六大文化(诚信、责任、创新、廉洁、和谐)建设等都是在多年磨砺中提炼的。只有将次扎实地付诸于实践中,必将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二、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核心内容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一线项目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三大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而三大效益则是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1、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中铁股份公司倡导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建设,使企业管理更加标准规范,企业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倡导的“诚信、责任、创新、廉洁、和谐”六大文化建设,四公司倡导的“人际关系简单、干部作风正派、经济关系明晰“三大优良传统以及“干好工作是基础、标准和谐是关键、三大效益是目标、团队精神是保障”项目管理四项工作方针,都在施工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领导班子风清气正,职工队伍士气高涨,是企业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精神保证和思想源泉。
2、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社会效益的重要载体。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取信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一个企业的无价之宝,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为社会铸建精品工程、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活动,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在树立企业形象、品牌和无形资产的重要战略,并通过企业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来系统地规划实施,扩大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公司在109隧道抢险、援助康县民房建设、参与地方社会活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深入宣传和挖掘,提炼出了企业在社会活动中的追求和作风,树立了形象,打响了名片,也进一步展示了企业文化在社会效益上的巨大作用。
3、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人才效益的思想保证。当今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高质量的人才才是企业大的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以人为本的具竞争力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所有的员工指明奋斗的目标和行为准则。施工企业大部分职工都在施工一线,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大限度地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是项目文化建设的思想指南。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培养一批人才为出发点,通过锻炼、培训、引进等方式打造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和优异团队。同时以窦铁成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职工自觉学习、提高技能,给广大职工以施展技能的平台,不断激发和引导职工的创造力,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突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直接、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是推动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是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中铁一局四公司严格按照《中国中铁企业文化手册》和《中铁一局企业文化手册》的标准要求,将项目文化建设达标工作与项目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铁一局倡导的诚信、责任、创新、廉洁、和谐六大文化建设内涵丰富,诚信文化是核心,责任文化是关键,文化是支撑,创新文化是灵魂,廉洁文化是保障,和谐文化是目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将六大文化建设内容与项目管理中的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融合在一起,以诚信文化建设促进人员配备标准化,以和创新文化建设促进过程控制标准化,以责任文化建设促进管理制度标准化,以廉洁和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现场管理标准化,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项目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机统一。
特别是四公司在充分展示中国中铁、中铁一局企业文化理念、窦铁成精神、抗震抢险精神的基础上,将四公司两条管理理念、三大优良传统以及项目管理四项工作方针作为公司的特色文化进行宣传展现,不但在四公司全体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共鸣,而且在中铁一局乃至社会上引起了反响,已经得到了中铁一局及四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从某种程度上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具有地推动作用。
三、构建企业优异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不仅促进了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而且通过成功的企业管理又不断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企业文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式,才能在新时期企业发展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1、以人为本,不断激发企业文化管理的新活力。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体现在处理企业、员工、顾客、公众等利益群体的关系中,包括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人聚则财聚,人才兴则事业兴。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须以提高职工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全体职工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企业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为此要大力做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抓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和职工施工技术能力;强化质量、效率、成本意识,岗位明确,责任到人,培育的经营管理者和优异的施工队伍。同时要关心职工冷暖,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员工充满了爱的人文关怀才能推进企业文化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这也是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
2、完善制度,不断健全企业文化管理的保障度。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两者是相互支撑、相互辅助的关系。企业的理念、目标是什么,行业的标准规范是什么?员工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结果,企业都应该在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须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新、严于落实,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制定完善的企业运行规则和经营管理制度,构建精干效率的组织架构,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密,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越高。企业建立开放的沟通制度,可以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强化监督,规范管理行为,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建立企业管理良好的内外环境。
3、创新发展,不断开拓企业文化管理的新局面。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怎样发挥其在经营生产中的核心竞争力,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探索企业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提炼和总结共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打造新时期企业文化的统领力和战斗力,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保障。中铁一局在企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建筑企业有的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工艺流程及员工守则、核心价值观等。特别是在构建诚信、责任、创新、廉洁、和谐文化方面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新兴文化的创新,深入到了企业党政工团组织和现场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使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个性鲜明,特征明确。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管理制度、管理行为和管理绩效的变化,三大效益。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战略、形象、品牌、愿景等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起到凝心聚力、团结和谐、攻坚克难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达到基础夯实、政通人和、管理有序、形象良好、显著、创新发展的目的。
总之,构建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优异的企业创造了优异的企业文化,而优异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特别是我们建筑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殊性,作为基层项目,在企业文化总体战略的指引下,更要在施工生产中不断总结提炼创新我们项目文化的新亮点、新模式、新内涵,不断推进诚信、责任、创新、廉洁、和谐文化的高质量建设,同时要加强宣传工程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树立和扩大企业形象和品牌。特别是要进一步突出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理念,努力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强化全体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每一个职工认同企业、热爱企业、奉献企业,那么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万年长青,也才能成为推动企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上一条:防腐涂料应用领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下一条: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
返回列表 |